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,调整产业结构”成为今年“两会”的关注热点。全国政协委员、华旗爱国者董事长冯军近日表示,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,需要更进一步的积极推动“中国制造”向“中国创造”的转变,在这一过程中,民族品牌是主力军。他准备利用参加全国“两会”的机会,就“进一步促进民族品牌自主创新”,提出三点建议。
第一,舆论导向进一步加大支持民族品牌、支持自主创新的力度。建议在主流媒体开设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民族品牌专栏,定期关注、报道民族品牌自主创新成果,为推进自主创新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。同时,对于那些假冒伪劣伤害消费者利益的,不管是民族品牌还是国际品牌,一定要坚决曝光和打击,像三聚氰胺事件的严惩,既有效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,又促进民族品牌对质量的严控,在全民心智中恢复和树立对民族品牌的信心和信赖。
第二,促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加快实施。自从2008年我国正式发布知识产权战略以来,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明显进步,为了进一步扩大成果,建议进一步加大对知识产权相关知识以及案例的宣传普及工作,例如定期举办多个层面的知识产权评比、评选活动。一方面引起整个社会的持续关注,另一方面也加强全民对知识产权知识的了解,同时还能丰富对知识产权的奖励制度,有利于吸引和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知识产权人才,加快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。
第三,在发达国家建立一批“中国创新企业服务中心”,进一步支持自主创新的民族品牌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。经过调研发现,大量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,在海外经常面临着凭他们自己的力量很难克服的问题,严重阻碍了中国品牌在全世界的崛起,因此建议由科技部牵头,商务部和外交部配合,在全世界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建一批“中国创新企业服务中心”。这样一来,一举多得:第一,帮助解决发达国家签证问题;第二,由于团队聚集效应,方便解决安全和服务配套问题;第三,由于靠近当地市场,一方面可以保证服务质量,另一方面可以规避很多贸易壁垒,促进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规模化经营与品牌建设。
考虑到初期因为资源有限,对于报名想进驻“中国创新企业服务中心”的国内企业,需要加上遴选条件,以国内纳税多少排序来挑选。将“中国创新企业服务中心”机制与国内税收挂钩,又实现了一举多得:第一,提高企业纳税的积极性,转以往被动纳税为积极纳税,纳税光荣,增加财政税收;第二,拓展就业渠道,可以以企业输出的形式,派驻众多年轻的毕业生去海外工作,增加就业机会;第三,“走出去”的企业根都在中国,企业的股东、大部分员工和根据地都在国内,他们用国内的自主创新在海外盈利后,将收益反馈回国内,增加社会财富,促进更多的民族品牌以自主创新的方式,做大做强,为实现“中国制造”向“中国创造”的转变做出更大的贡献!
评论 {{userinfo.comments}}
{{child.content}}
{{question.question}}
提交